這裡是戲中蘇兄和景琰在金殿相認後正式同框的場景。也許在言侯生辰時,他們並沒有獨處的時間,到了這裡,才算得上是真正地面對彼此。不是蘇哲與太子,是小殊和景琰。蘇兄也不是第一次來到天牢,景琰當然也不是。選擇這個地方,一個過去的傷痛將他們分離,如今也因為這個傷痛所以再聚首。在大禮拜時,蘇哲對靖王,是蘇哲要為靖王殿下查明真相。在天牢時,是景琰對小殊保證,祁王與赤燄的冤屈定會洗雪。因為身份的改變,主客的立場也改變了。
很明顯地,在金殿相認之前,雪冤一事蘇哲表面是奉靖王之託,但暗中他都是處於主導的地位,靖王只是被他慢慢地引導著,從瞭解真相到為了雪冤而進行奪嫡。但到了相認之後,就變成景琰非常積極地去推動雪冤的事情。
並不是說在相認前景琰並不積極,而是從九安山回來後,景琰心中一直掛意著這件事情,但無論是蘇先生還是母妃,都希望他能夠耐住性子。但金殿之事身份揭穿,無論是景琰還是小殊都意識到了,只要梁帝尚在位,就沒有什麼萬無一失的事,與其如此,在能夠掌握大部份局面的當下,反而能做當做,而且現實的狀況是,小殊的身體恐怕也撐不了太長遠的時間。
而且相認之後,蘇兄表現出來的態度,怎麼說呢,總不若之前那樣的氣勢萬千,也許梅長蘇的面具被脫卸下來,他始終無法在景琰面前真正的自在,也不能真正地坦蕩。那樣的手足無措,就讓我想起林殊哥哥在面對霓凰,不知如何解釋起的那個模樣,不知道該説什麼的糾結著。
另外,我覺得這也是景琰的一種貼心,他們再見面,不像是見著衛崢時追問當年的狀況,面對小殊如何會面目全非、體弱多病,他也許從母妃那裡瞭解大概的狀況,所以他不提起他這部份的傷痛,將焦點聚集在小殊心心念的事情上。他知道小殊需要時間調適,所以他也不急著拉回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。但那句「你放心」就不再是太子對蘇哲,是景琰對小殊的堅定保證。
好友何子:「說真的...看到這段時我有種 琰->殊->祁...的不當聯想(默)」
我覺得小殊一直是祁王哥哥的頭號粉絲呀!可是他和景琰那種感情和對祁王哥哥的仰慕不太一樣,景琰多好呀,在蘇兄的心中,景琰的身上與心中有小殊的投射也有祁王哥哥的投射,存在林殊最美好的時光呀!